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正文

电影行业自然发展状态(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

2024-07-05 20464 0 评论 行业观察


  

本文目录

  

  1. 电影行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前景是怎样的
  2.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与未来
  3. 影视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2020年,全球电影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区总票房均同比降幅超过70%。而此前一直占据世界电影市场C位的北美,在2020年度累计票房仅20.89亿美元,仅为2019年的18.45%,创40年来历史新低。

  

2020年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封城措施解除后人们对于外出娱乐的热情高涨,尽管中国电影总票房因疫情影响比上年减少68.23%,但中国电影票房仍然以29.83亿元的好成绩,远高第二名北美8.94亿元的票房,取得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好成绩。

  

电影学的就业前景很好,就业率也不错。毕业生主要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电影行业,娱乐行业等从事电影的制作、策划等工作。

  

2015-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前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良好,电影票房达到642.7亿元,同比增长5.4%;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电影市场受到重创,2020年票房仅有约204.2亿元,同比下降68.23%。2020年后,电影产业将逐年回归正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电影,是上层建筑中的上层,不如发达国家尤其是超级大国老美,这很正常。

  

2、我作为一个观影量过5万部的电影发烧友,对咱们电影产业的现状讲真,不是太满意,首先就是人才的缺乏,比如化妆师,,特效师,摄影师,灯光师,拟音师,剪辑师等等,这些幕后人员很重要,但是很缺,这跟我们现在的票房分成有很大关系,院线分走一半,演员分走了剩下的一半,然后是导演,编剧,最后能给幕后人员多少?没钱赚自然没人研究,搞得现在想出好的作品得请国外的团队,《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用灯光反映人的情感变化,用摄影来表现人物地位是多么的牛X,尤其是弗里曼三次请求保释出狱,几乎一样的摄影角度,通过光线服装来投射人物心理,真是没话讲的构思

  

3、还有,就是咱们的制度也不行,美国派拉蒙法案中规定,一个公司,院线,出品,制作,不可以同时经营,说白了就是你要是开电影院就不能拍电影或者投资电影的拍摄,以防院线不正常排片,防止电影行业垄断,阻碍小电影公司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个法案,我们才能看到梦工厂的崛起,迪士尼的转型和现在美国电影市场的百花齐放,可是咱们,哎~冯小刚艾特王健林的事也就是微博上闹闹

  

4、至于现在的电影爆发,尤其是网络电影~我真的不想说啥~看100部得有101部的烂片,演员的表演不在服务区也就不说啥了,更有剧情逻辑硬伤,简直是挑战观影人的智力下线~

  

5、还有提到演员,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演员?我认为好演员,是热爱表演,能体味人物然后去演绎,孙俪给我印象较深,眼泪含在眼珠里,念完最后一句话,眼泪正好落下,不错~但也仅仅算是称职的演员,真正的好演员是像克里斯蒂安.贝尔那样的2004年拍《机械师》时候两周,体重从170减到103,因为他要演绎一个失眠症患者,到2005年拍《蝙蝠侠》一身肌肉回来了,6个月到199,2006年《重见天日》贝爷变身,体重为140,2008年《蝙蝠侠》的一身肌肉又回来,体重回到190,2010年为了演《斗士》中的吸毒拳手,体重到160(皮包骨),2012年《蝙蝠侠》这次崛起的不仅仅是蝙蝠侠,还有贝爷的体重,——187,到了2013年,《美国骗局》贝爷为了演一个职业骗子,体重过200,我看完这个片子,直到结尾才发现贝尔的名字,这才知道这大肚子的货居然是蝙蝠侠~!这才是好演员,而咱们国家那些一部片一个表情的货,尤其是那些只会瞪眼睛的居然还出去接拍好莱坞片子,我真不想说啥~丢人~而且我觉得这样演员拍出的片子就是诈骗!

  

6、最后话说回来,电影是上层建筑中的上层建筑,想要变好,需要的不仅仅是电影人去努力,还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让基础硬起来,才能好好去构筑上层建筑,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那中国电影跟美国电影比,本身就没啥可比性,但是前面我说的那些,是因为我实在不想看某些票友去拍电影,你说人长得漂漂亮亮的,好好坐家看电视不好么?

  

论现代影视制作的发展趋势—融技术艺术为一体

  

作者:季伟深圳有线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

  

当今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大型计算机、数字化智能化摄像机、编辑机、视频切换台、数字三维特技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脑灯控系统、MD音频制作系统等先进的电视制作设备的问世,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作功能。电子技术的发展是电视事业腾飞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视艺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的要求,带动和促进了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电视播出形式的多样化如大型现场直播、异地双向直播等的推广运用,充分体现出各电视台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也对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级电视台在电视制作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各类电视制作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越来越快,但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相当的距离,究其主要原因,不仅是硬件——设备的落后,更是软件——专业人才的缺乏。那么,目前我国电视业最缺乏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呢?针对我国电视业的现状和走势进行分析,可明显看出主要是缺乏能将艺术和技术汇集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也就是说既有艺术创作才能又掌握娴熟的电视制作技术的软硬件合二为一的人才,这类人才目前在世界影视制作界被称为“电子画家”或“制作设计师”。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影视界一直以来都是将技术和艺术分为两个行业,技术人员只注意硬件(电视设备)的开发和运用,对艺术缺乏关注和研究;而大多数编导人员也仅注重在艺术领域的发挥和创新,对现代电子技术方面至多也只有一点粗浅的了解,这种建立在旧体制上的分工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视节目的创造向更高层次发展。由于我国电视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这样一个不良状态,人员分工越来越细,工作环节和部门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庞大,推委扯皮情况越来越严重,而技术与艺术互通的问题始终未被重视,使得电视从业人员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能力过于单一,综合能力差,跟不上电视业发展的需求。例如,搞一场大型的综艺晚会就得几个部门、五六十号人马齐齐上阵,节目尾名单一大串,工作起来协调指挥不灵,目前国内许多电视台这种状况日趋严重。

  

其实,在如何培养一支人员高效、少而精、一专多能、知识结构多样的影视专业化队伍方面,国外早就有不少先进经验,他们的做法不是把制作技术人员与艺术编导人员人为地分为两大块,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为一个节目制作部门,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均有很强的电视技术功底,又具备相当的艺术创作才华。前苏联的中央电视台节目制作部就拥有20多位称为电子画家(多数为工程师)的制作人员,制作各种大型晚会节目的导演和摄像人员不仅懂舞台艺术、摄影构图,而且熟练掌握特技切换台、不同摄像机的各项功能,甚至对电脑灯光的光效、三维特技、音响系统及几者间的配合使用都非常熟悉,对这些技术性设备功能的掌握和运用自如,使得导演们在艺术上发挥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而各环节的技术人员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自身的艺术修养,与编导配合得天衣无缝,使节目更加锦上添花。

  

将电子高科技技术广泛运用于制作动画片、电视剧、电影,在我国尚属初级阶段,而早在70年代末,美国已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制作出《星球大战》等科幻影片,达到了先进的电子技术与人类幻想最完美结合的顶峰,因而轰动全球。在美国的各类影视制作公司里,电子高科技技术已在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中被广泛而普遍地使用,同时电子技术与艺术均精通的人才比比皆是,这些融电子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电子艺术家们又称制作设计师为人类的影视业开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好莱坞生产的影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几十年称雄世界。

  

我国电视界至今沿袭着50年代电影厂旧的制作体制,各工种分工明确、严格,以至不能为电子艺术家(制作设计师)的产生和成长提供所需的条件和环境,造成这类人才的奇缺。同时经济的不发达和生产模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与美国影片在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广泛而普遍地使用计算机甚至用机器人、机械手的程度相差甚远,也使得我国影视业至今还无法生产出一部能与美国70年代的《星球大战》相媲美的影片。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影视制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影视界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能融技术艺术于一体的电子艺术家(制作设计师)。而目前我国从事影视制作的人员,多数都是学技术出身,他们从跨进大学校门时,就被划归理工科,学习的范畴只局限于机械设备、无线电、电子技术,很少接触到艺术学科,走出校门,又定位在技术岗位,自然难于向全方位人才发展。鉴于电视业发展趋势,这种融技术艺术于一体人才的培养应考虑从上大学开始,在理工学科里,开设旨在加强学生艺术修养和提高鉴赏力的教学课程,在文科的课程里,对电脑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初步掌握,必须提高到能够进行三维技术的制作,以求未来的电视从业人员能够全方位、多角度、高起点,融技术艺术于一体,适应影视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在这方面,北京广播学院已率先迈出了一步,学校在学科的设置上,有的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合为一体,对于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目前国内一些新兴的电视台,摈弃不少老台的传统设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体制和经验,除了机构设置更趋合理外,对岗位的划分界定不再过于细致,吸收的工作人员不仅精明强干、工作效率高,而且知识面广,一岗多能,特别是制作人员,除了熟悉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各类技术指标的调试外,还能担任电视制作导演、特技制作、动画制作、音乐编辑、艺术布光、特技台现场切换等等这类软硬件相结合的工作。在国外,这类软硬件相结合的工作很早以前便被人称为“边缘科学”。

  

如今的影视制作已迈进一个数字化的新时代,电脑制作技术和手法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制作设备、制作手法和制作方式,这种发展趋势已带来了影视制作的一场新与旧、现代与传统间深刻而广泛的革命。以往电视节目传统的后期制作系统是由分工不同的多个技术人员(电子编辑、电子字幕、普通特技、三维数字特技、混合配音等)按程序依照记者和编导的创作意图逐个完成,而技术人员只是承担设备操作。进入多媒体时代的电视制作行业,已将电视特技编辑、音响效果、电脑图像创作合为一体,因此制作人员以往纯技术性的技能已远不足够,而需要全方位地融技术与艺术为一身,这就促使技术人员必须注重和加强自身对音乐、美术及综合艺术方面的学习和提高,以不断适应发展的要求。(制作人员们因为占有熟知设备的各项功能的优势,只要注重提高自己艺术方面的素养,就能很快胜任这类软硬件相结合的工作,成为融技术艺术于一体的人才)。

  

目前一个多种知识结构的人才相互融合、电视制作队伍不断繁荣的局面正在形成,一批复合型的制作设计师在逐步涌现,由此也促进了电视制作行业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两大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无线电视台)也面临着突破沿用国内电视台的旧体制的局面,进行新的尝试和大胆改革的趋势,这就需要不仅是两台的决策层甚至是深圳市的主管部门能够为两台在机构和体制的改革方面,设计制定一条新路,不但使深圳的电视事业上一个新台阶,也使深圳的电视事业能走在全国的前列。

  

编者注:季伟1978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83于参预筹备深圳电视台,1995年参预筹备深圳有线电视台自办节目,现任深圳有线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

  

尽管电影与电视的相争已是龙虎斗的事实,但把影视作为艺术的一个整体来观照,依然还是一个相同的整体。中国影视艺术的剧烈动荡还是在90年代,此前随着电视及其它媒介的改革发展,跃进的气势已经逼使电影开始改弦更张,娱乐大潮山雨欲来,但随着90年代大众文化的兴盛,娱乐高潮的迭起,电影和电视的一高扬一低迷的的世纪现象已无可阻挡。于是,一方面,在世纪之交益发临近的时候,感慨中国电影危机的声音愈发响亮,日渐增多的警醒呼告和忧虑之心拳拳可见,特别是人们对中国电影进入WTO后的状况作了“死而后生”的悲壮预言,令人惊心动魄;另一方面,对电视由兴盛而转入危机的预言也不时可见,对网络热潮给电视冲击的忧虑明显出现。我们都似乎默认了这样的事实:电影遇到了转折的关节口,电视的好日子也未必长远,于是拯救影视和原本批评影视的议论就混杂在一起。不过,无论批评还是期望,都是本质上对中国影视的期待热望。

  

然而,关涉的复杂问题太多,三言两语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对目前的状况,人们的反思和分析常常浅尝辄止,从哀叹者、忿忿者、极言者中考察,对待中国影视的态度似乎有明显的两类人:一是把自己划为局外人,评头品足,事不关己,毫无切肤之痛,甚至指桑骂槐,少了热切感;一是囿于行业利益,似乎热心十足,但不是商业味浓郁,把电影完全当机械的利润工具,就是不顾电影的生存条件,侈谈艺术或只重教化目的,弄得创作无所适从。我们谈论21世纪中国影视,首先应当明确是在分析和促进我们自己需要的艺术创造,它有强大的发展前景,是人民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无论生存境地和形态怎样变化,它必然将生存发展下去。同时,我们又必须既正视商业利益又面对大众文化弥漫的现实,把影视的发展和问题做综合认真的分析,为它在新世纪的旅程提供新的助力。也由此,才可以看清面向21世纪的影视艺术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才可能把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作为一个事业来真正有针对性地作好。

  

由此谈到教育和影视教育,传统的教育就是书面教育,它是通过阅读、讲说方式来延续的。但时代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与时代特点相互关联的,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从文学到影视的交融,使阅读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应当说,20世纪就是传媒革命的飞跃时期,前所未有的传媒巨变,愈到世纪末愈发显得急促疾速,从早期的电影、电视,到现今时尚的电脑、多媒体、网络,加速度的变革显示着信息世界变化的匪夷所想,我们所习惯的几千年书籍文字传媒的传统,正被不断翻新的电子传媒遮蔽,传统的信息世界基础遭到猛烈动摇。归总这种变化的趋向,可以表述为:感官享受愈发明显,书籍阅读的静态消费被声画一体的动态消费所冲击,联想的阅读性质被直观的视听文化所影响改变。所以,书籍文化被音像消费所冲击、逐渐代替的大趋势是越来越显而易见。由此带来的文化观念变化则更为巨大。在21世纪,不可忽略的是:多元文化的消费内容必然形成,单一的文化指令遭到明显的质疑,人们更加趋近文化的融合,反对排他的狭隘文化限制。在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上也无可阻挡。首先,以电子视听文化为主导的消费将成为中心,人们离书报更远,书籍和报纸、杂志藉电子传媒包括网络而实现消费的趋向越来常见,视觉阅读在足不出户中就可以实现;其次,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使地球村毫无秘密可言,个体可以瞬间掌握世界各个角落的大事小情,可以和不同的陌生人促膝相谈,任何人也可以在网络上随时造访自己,个体对多样群体与素昧平生的个体之间的交流将形成新的消费时尚。再有,阅读的分众、针对某一群体小众的阅读将更加明显,精英文化的发展势所必然。21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的新思路必须考虑上述背景才可能实现。

  

所以,21世纪影视艺术发展是在和传统矛盾角逐中展开的。判断新的影视艺术概念,需要从下述角度去关照思考:

  

1、综合化的交互性。21世纪的影视是明显走向综合化但又具有交互性,综合化指打破彼此界限和独特性,电影、电视、网络的结合,更不必说文学等的结合,使之在跨世纪的当口已经开始模糊界限,传统强调的电影优势未必就不是电视的优势,电视电影批量出现就是证明;电视手法的电影化(如MTV手法)也和电影手法的电视借鉴一样普遍被接受;网络介入电影、电视传播和电视大量介绍网络,电影对网络的诸多表现,已经使三者的亲近关系日益加深;网络的方式影响影视,影视的传播靠拢网络。这些综合化事态在新世纪只会加强而不可能减弱。

  

交互性的含义是指彼此融但又不可代替,尽管人们担心电影消亡、电视被网络钳制、网络把影视一网打尽(包括资金和统治权等),但实际上电影、电视、网络依然是遵循自己的独特规律在运行发展。综合化只是相对的一些特征在消失,共同化因素增强,分工鸿沟部分填平,其本质是人的视野和文化角度在扩大。但细细考察,如同中国画的濡染晕化之中的特征支脉仍然清晰可见。只不过多方交互影响、此长彼消而已。比如电影的大众化倾向,使原本精粹的艺术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娱乐潮左右电影,电影更接近生活,但它还是保有自己的不同于电视的视听感染力。电视本能的接受电影的表现手法,在时空交接中丰富化,但它的家长里短的叙述依然不可消磨去,把小事抻长的电视本能不可能变为压缩时间的电影式精要,因为生存的商业性绝不可能答应。

  

综合化交互性对影视艺术教育的要求就带来新的问题,既要对各自艺术特点的分门别类的把握,又要对过于专业化的精雕细刻采取淡化态度,趋向彼此共同综合性的分析,才能适应时代心理要求。

  

2、私人化的公共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化主宰的新时代,一切事物可以在瞬间被周围所探知,地球村中无秘密,但个人却迫切需要隐藏自己,强调私人的不可侵犯性。于是明显的矛盾在扩展,掌握先进的网络的人们在隐藏自己的神秘感中与他人虚拟交往,网络却无所不包的网尽世间个人的秘密;影视更加看中个体的生活,但创作却试图把大众的种种情怀作为票房的依据。影视使个人感受放大为公共性,影视让明星个人成为众人偶像,流行靠影视而传播,任何个性瞬间成为大众性,如早期的街上流行红裙子但如今的满街韩式化装,松糕鞋等。当然我们可以说,艺术个性可以概括大众的情怀,但影视的镜头使个性瞬间成为流行泛滥。我们已经难得见到万人空巷的《渴望》现象,也没有了众口一词的习惯,但影视受众的广泛性使千万百姓蜂拥而看“小燕子”的情景仍在重演。影视具有使越是个人化的越成为公共化的条件,于是影视教育的文化批判就必不可少。教育者需要从现象中看到近忧远虑,比如电视荧屏充斥欢乐游戏和拉郎配的婚约游戏,固然值得嘉奖,因为百姓欢颜,但无聊的性状和虚假的本色却不能不剖析,把个别人的生活潇洒态度放大为千万人的人生行为处世态度是危险的。电影的凶杀暴力情节和电视的拳击游戏展示,使满足了少数人的刺激,却不能不危及大众的精神生活。当电视培养起来的人们为酗酒而死的相声演员洛桑伤怀,为戴安娜号哭,为演技平平但一步戏火旺的刘丹之死如丧考妣时,我们有责任让观众看清极小的私人化感情俘获大众的隐忧,未必就不会比邪教的影响力小。

  

3、商业化的艺术性。对商业性的避讳随着行业生存危机的加重而不再成为艺术禁忌。于是一切以商业市场来衡量标准的认识基本笼罩了艺术创作。我们面临着商业无所不在,艺术臣服退缩的局面。当今影视的纯艺术是难得有市场的,孤芳自赏式的艺术加速了商业化统治的步伐。但艺术被放逐的结果是无论商业还是教育都没有支撑的骨架,也不能实现价值目的。商业与艺术不是比重多少的问题,商业要和艺术同样重要的认识是必要的,一个是生存需要,另一个也是生存需要。所以影视教育的艺术分析要与市场商业的评价结合,比如对长篇电视剧的分析不顾及商业广告主的需要,成本就不可能回来,那么,再好的分析也不会被创作所接纳,同样难以实现分析的价值;反过来,一味纵容电视剧的拖沓,巨大的投资也就付之东流,生存基础崩塌在所难免。商业化是时代潮流,作品被打上深深烙印是普遍现象。其实商业化的背后主要是投合百姓需求,赢得商业收益,而艺术的把握可能更好的和巧妙的获得观众的认可,尽管市场具有生杀予夺的威力,但艺术的重要性才是生存基础和根本所在。对影视教育而言,重视商业化的弊利,强调艺术性的要义,把商业手段和艺术本质各归其位,才可能真正理解创作的意义。

  

21世纪的影视是远比过去复杂多样了,由此,影视教育的责任就更为重大。但在影视教育的现有规模和对它意义的理解上却极为不足。中国影视教育体系建立的意义还有待宣传。

  

关联新世纪影视教育的问题很多,而认清影视艺术存在的问题则十分重要。特别需要注意的主要有几个倾向:

  

1、庸俗化。影视艺术的世纪问题没有比庸俗化更为可怕的。随着大众文化的兴盛,世俗文化对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冲击日渐明显,影视首当其冲成为世俗文化的认同者和积极推广者。在80年代末期的娱乐电影倡导中,娱乐认同打破了一贯自谓艺术教化的传统电影格局,在强大的百姓大众化文化要求的推动下,中国电影步入了多元化、平民化的时期。随着时间推移,趋同世俗文化要求的现象日渐明显,包括娱乐贺岁片的时兴,喜剧片的大量出现,教化影片的不断翻新,在狭隘的艺术电影天地之外,更大的文化空间被占领。由于生存困难的逼迫,中国电影的庸俗化现象几成时潮,它们以消泯人类文化和精神品格为代价,换来市场的一度存在。90年代更是一个捉摸不定的年代,90年代中国电影变化在五色斑斓的改革时世左右下眼花缭乱,包括发行制作方式的变化,合作制片的时兴,国外大片引进的冲击,院线制与宣传操作方式的形成,都成为中国电影应接不暇的一次次冲击。尤其是社会生活的极大改变和人们观念的迅疾转向,对电影审美创作造成重要影响。在这一时期,涉及电影更多的话题集中在改革、票房、策划、档期、买断、盗版、明星、市场等等。和艺术欣赏直接相关的编剧、创新、手法、思想等则渐为鲜见。人们对电影艺术的概念已经转向,大众文化占据主要位置的时代,纯粹艺术的口吻显得软弱无力。在90年代,艺术单一化的消解带来下述显而易见的变化:电影更加融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平凡生命的价值,着重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表现,把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作为至高无上的艺术表现对象,丑星、幽默形象代替了奶油小生主角地位,娱乐成为自觉追求等等,多元文化成为电影基本状况。我们愈来愈感受到艺术的通俗化和错杂状态,曾在过去某种状况下端着架子讲求艺术的中国电影,不知不觉中被大众文化催促着降低所求,把取悦大众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赶潮逐浪,追踪着有票房或有获奖希望的模式、号召、节庆,于是有的企求商业的收益,有的靠拢主流形态的评价,有的制造传媒新闻等等,不一而足。放眼世纪末中国电影,英雄的冷落和凡人形象的走红,琐碎细节的放大和精致艺术概括的被忽视,淡漠阶级分野、好人坏人本质的人物与强调人性复杂多样性的形象的趋向,突出七情六欲合理性的存在而容忍英雄的弱点、展示凡人情爱的复杂状态,等等,过去多少有所顾忌的东西都堂皇登场,中国电影真正复杂多样了。评判这一世纪末时期,可以看到电影艺术激情的疲软和消退的共同现象。

  

电视天然是娱乐文化的大本营,但没有哪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屈就娱乐世俗要求和感官享受。大同小异的游戏节目、娱乐参与节目层出不穷,赶潮似的电视娱乐一浪追赶一浪,似曾相识的欢跃内容,同样招数的花哨主持人,克隆一般的节目样式,以开朗耍弄为统一标记的明星参与,越来越古气的历史娱乐剧,游戏参与无处不在的各类节目,装模做样的婚恋游戏等,折腾得观众傻乐傻乐,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现实实际所远远抛弃,感官享受的潮流不可阻挡。感官享受未必就是时代所必然需要的全部,嘈杂喧闹不会永远成为愈发高雅人们的必需品,在历史闹剧、宫闱戏连翩推出,眼花缭乱的MTV随处可见,综艺晚会闹腾得百姓已多少显示出倦态的时候,感官享受总会走到末路。事实上,人们决不会流连于感官刺激太久,世俗喧闹已经显露缺乏观赏兴趣的面貌,在克隆翻新的乏味背后,是庸俗培植起来的缺乏文化感的消费群体,他们也越来越不满足当今的电视,娱乐也许就是祸首。

  

追究电视的庸俗化和多重因素相关,比如急功近利的表现形态。其中包括器重收视率,电视传媒愈来愈看重收视率,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收视率当然是衡量节目的刚性指标,有多大的收视率意味着吸引力的大小,所以,把收视的高低做为节目的衡量尺度是有一定道理的。面临激烈的节目竞争,收视率的高低预示着节目的受众数量多寡,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节目的重要与否,进而又有广告的受众面丰盈与否,以至于广告收入的升降等等。收视率当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收视率对于电视台的节目生存有决定影响,重视收视率有充分的正当理由。于是,为了收视率,就上演了节目撞车,以至某一时段20余家同时播出一个电视剧的奇观现象。也许各个电视台都从中利益均沾?但实际上既浪费了时间资源,也暴露了传媒共同的缺陷。在激烈竞争的时代,抓取观众肯定是对的,但没有个性的创造,永远不会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与天地。不能完全以收视率为取舍的标谁,是因为电视传媒的天地很大很大,似乎不属急功近利的新闻等节目照样有很高的收视效果,而赢得观众的电视娱乐需求仅仅是其诸多功能之一。一般而言,即便娱乐节目都有较好的收视率,却未必就有较好的收视“效果”,而且节目性质的不同决定收视率的标准也是相对的,有的节目不能简单的以收视率来衡定其价值,何况节目时段的设置本身无形地增减了收视的人数。问题还在于,当代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欣赏口味的多样化使一统合一的传统大大改变。所以,传媒需要戒除急功近利的弊端,认真研究获取观众芳心的秘诀。要意识到电视屈就“娱乐需求”的心理实际是短视,世纪末电视人在频频改版、转换面孔以讨好观众的“充分理由”后面,是不是在过分的委曲求全?我们当然要以观众的需求为上帝,因而适应大众文化时代的节目也理当以百姓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制作,但电视节目俯就时潮的趋向未必就是真正的切合广大百姓的心理需求,在改来改去反而愈离百姓愿望愈远的事实面前,应当冷静地沉下心来想一想,什么才是电视应有的品性、什么才是电视台赢得观众好感的本质东西。

  

总上而言,影视艺术不能成为孤芳自赏的花园宠物,但承受世俗风雨也不应成为改变艺术本质的理由。所以,一味追求娱乐效果,影视就开始失去它的价值,娱乐也就成了俗套,庸俗就必然产生。事实已经提醒我们单纯形式化的娱乐追求未必有良好的效果,形式创新的依据应当是内容的需要。事实还将告诉我们,影视迫切需要在文化内涵的培植上更下功夫。娱乐不可能成为观众的全部需要,文化的要求则是影视发展必须的前提。

  

2、模式化。在对影视艺术的探究中,最为人诟病的是模式化的弊端,尽管创新浪潮不断冲击着电影和电视,中国影视的艺术发展也的确较之以往有了相当大的飞跃,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中国电影的整体艺术成就为人称道,获奖数量也不在少数;中国电视的飞跃发展有目共睹,电视艺术的一些种类也得到世界同行的称赞,个别节目也陆续得到奖项褒奖,但这些依然遮掩不住世纪末的尴尬和批评。缺少艺术创造灵性的问题阻碍着影视艺术的全面进展。

  

电影的模式化是指艺术套路的死板僵化,包括传统叙述方式的缺少变革,主题教化的表面单一,人物形象的概念浮泛,艺术风格的含混矛盾等弊病。艺术套路的死板僵化体现在电影艺术表现方法的缺少创新,至今相当多的影片还重复着老套的思路,比如内心矛盾的表现法——空镜头的花开花谢,云卷雨骤等,人物冲突的对立法——正误对峙,性格对立冲撞等。传统叙述方式的缺少变革也是观众厌烦的一个原因,许多影片遵循着以事为主的架势,在叙述上面面俱到,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不厌其烦,整个故事似乎周圆方正,但人物主体的地位降为陪衬,故事缺少了动人的核。主题教化的表面单一是中国电影始终在克服而尚待努力的问题,由于过于注重教化功能,导致至今费解的一些现象:直露主题的创作往往只要蒙上“正确”的观念,无论艺术表现如何,都得以堂皇上市;具有艺术感化力的动人之作,无论实际效果,常成为批评的对象。由于一些评奖对主题教化性强而艺术感染力弱的作品的偏爱,导致中国电影艺术滑坡的明显趋向。我们绝对需要鲜明的政治倾向,但必须以出色的艺术表现来实现打动人心的目的,实现真正感化功能。模式化不破除,中国电影对世纪的挑战就难以获得成功。

  

电视的模式化并非是指栏目的一般规则和类型节目的固有格式,而是指普遍盛行的浮躁模仿的风气。过去的几年,电视仿佛进入了竞相模仿的魔洞中,在试图改版的良善动机下,上演的确实多是拾人牙慧的模仿剧,从无聊的侃戏,到遍地开花的情景喜剧,从千篇一律的扭捏独唱加伴舞到无所不用其极的耍弄游戏节目,一潮接续一潮。曾经创造过中国电视辉煌的电视人在收视率的杆杠面前,忽然变得莫名所以手足无措。举目所见,电视中充斥着模仿克隆之风,恍如商业行为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节目或栏目的好评引发的是四面八方的仿造,缺少文化见识和独立品格的弊病暴露无疑。一个以文化创造为本的事业不应当让投机取巧的商业劣质支配,充斥荧屏的雷同会导致艺术的衰败,即或从传播性质看,抄袭成风也将败坏事业。可惜,迅猛发展的电视在许多方面似乎陷入了黔驴技穷的境地,从最初对中央台综艺节目的仿造,产生出一个模子的晚会和其它综艺节目;到对港台的追风,大量引入、拍摄“戏说”的片子,造就屏幕矫情戏耍之风乱舞;再到对地

电影行业自然发展状态(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


复制成功